top of page

ABOUT 

KIM SYYOUNG

金时泳被称为“火焰炼金术师”, 并且再次呈现有“黑瓷”之称的黑色陶瓷创作。金时泳不是单纯地呈现出其作品,而是通过30多年时间,致力研究“火”的自然力与 “土”的矿物质中,相关物质结合所产生的变化。金时泳的创作中最重要的是“炊烧”,因此其创作的核心要素是“火”。

金时泳生于1958年,往后经其以书法家身份活跃于日本的父亲,接触到日本陶瓷文化和墨的黑色。他在龙山工业高中时,着迷于高温熔炉里的火焰变化。后来在延世大学修读金属工学科和延世大学工业大学院的陶瓷硕士课程,因此进一步对火焰深入研究。在参加大学山岳部时接触到土和石,特别是从阿尔卑斯山脉上发现含大量矿物质的岩石后获得崭新的创作灵感。更在日本接触到国宝“宋窑变茶碗”后,决心通过陶瓷创作来研究物质。

 

在1988年,金时泳为了再次呈现韩国高丽时代以后近乎消失的传统黑色和赤褐色的黑瓷,开始致力研究土和火,因此由传统创作作家走上了正规专业艺术家的道路。在1997年,金时泳在蚕室乐天画廊举办了首个个人展览,并且与韩国前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郑良谟会面下,开拓了其对学术和历史领域的契机。这时期的作品不仅再次呈现出韩国传统黑瓷,更是为了再次呈现宋窑变茶碗而作出准备。

 

金时泳的黑瓷作品是一种超越了单纯的“炊烧”瓷化目的,而是把土里的各种矿物质唤醒。黑瓷表面千变幻化的纹路和色彩称作“窑变”。这是土的成分与火的温度,配合“火的氛围”的温度; 为了恰当的控制时间呈现出清澈或浑浊的效果,而不断反复生成和烧毁。初期专注于再次呈现传统黑瓷的金时泳,在往后15年的创作期间,执着于钻研窑变的瞬间控制和火的掌控。

 

前韩国前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郑良谟老师称赞金时泳是“修行创作的陶瓷家”。原专业是工学的金时泳以探索科学的态度投入到其创作之中。虽说火控易掌,但金时泳20多年来,面对变化多端的灯油窑内部的火焰,每天细心调整高达1300度的火路。金时泳不断改动窑的设计达3000多次,创造出附有独特色感和质感的“窑变”。在2010年世宗文化会馆举办的个人展览中,展示出使人们能察看到黑暗中绽放的变化,让人们可以感受到茶碗和缸的神秘和深沉魅力 。

 

自此金时泳的作品提升至另一美感 。配合1300度的高温,以及长久炊烧的时间,不断反复的窑作工序,创作出不仅仅限于表面变化的作品,更影响到作品的形态。从这时期开始,金时泳脱离了硬性的形态创作,并且开始追求表现自由及力学的造型。作品成型时,缸的上部分和底部接合方式变幻莫测,在高温窑炉里会更会呈现扭曲状。所以使用这种方式制作的“月亮之缸”是动态造型创作的始创点,并渐渐奔向接近无固定形态的创作。

 

最近,金时泳开始尝试透过反映出夏季和冬季气候的成型方法来进行创作,因此根据国内外地质学相关的研究,收集各种类型的土。

 

在金时泳的作品中,充分表现出在这30多年来的岁月里,“火和土”交织的研究成果,借止引起所有关注其作品的人们产生深深的共鸣。

bottom of page